对话杰青科学家,点亮未来科技梦 ——记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科技节系列活动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树立理想、发展兴趣的关键期,为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自今年4月校园科技节开幕至今,每月定期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有机会与一众“科学大咖”面对面交流,了解不同科技领域的前沿动态。
专家风采
胡士军教授简介:
现任苏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能干细胞和心血管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研究工作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SCI文章引用次数超过5500次;获得国家青年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江苏特聘医学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奖励。
刘良云教授简介:
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者。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SCIENCE伙伴期刊《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执行主编、《Fundamental research》编委,《地理科学》副主编等。长期从事定量遥感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
胡士军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心脏的构成和干细胞的全能性,并通过大量新闻图片和数据带领大家了解我国的干细胞培育发展近况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成果,最后胡教授以黑格尔的话作结:“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激励同学们以求知、创新、开放、包容的心态探索科学新领域。
刘良云教授以《望岳》引入,介绍了遥感技术,并结合大量图文资料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刘教授讲课的语言通俗易懂、幽默有趣,引来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学校表示:“科学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营造了沉浸式科学教育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复兴事业,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科学家的拼搏和创新精神,科学思维和科研方法,也激发了同学们的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激励着园区一中的莘莘学子踔厉前行,为科技兴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