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开展苏州工业园区教师教育基地“适合的教育”(第八期)主题培训活动
适合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也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生动体现。2023年 11 月9 日,教师教育基地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承办了苏州工业园区教师教育课程基地“适合的教育”(第八期)主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堂观察,第二阶段为专家指导和讲座。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白娟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一课注重字词的理解,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寻找“雾”在哪里,发现“雾的秘密”,在游戏中共同寻找“雾孩子”的神秘行踪。教学中,白老师通过出示多种句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有序表达的方法,巧妙创设情境品读课文。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尹明坤老师在星湖学校体育馆开展了体育公开课活动。体育课上的形式突出了多样化、趣味性和韵律美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以人为本、未雨绸缪,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境界迈进。体育之美,美在奋力拼搏!为理想而坚持,为信念而拼搏的身影,正是体育课堂上最美的风景。体育之美,美在不断超越!勇敢和坚韧的背后蕴含追求卓越的壮志、超越自我和战胜困难的意志。体育之美,美在精气神!学生们身上散发着一种自信与舒展的气息,状态好,精神足,显示出青春的活力与乐观。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钟蕾老师执教《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教学思路清晰,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课堂中以四边形、五边形为例,从顶点上找点、从边上找点、从多边形内部找点,向其余各顶点连线,以划分三角形的个数为基准,得到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渗透了转化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抽象能力。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的吕懿菲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课吕老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巧用猜想明确目标——善用猜想建立模型——归纳总结巩固内化——应用规律拓展延伸”构建了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带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的蒋金涛老师所执的《植树的牧羊人》一课,以学生齐读课件所展示的关于描写牧羊人的片段,由此引出主人公——植树的牧羊人,带领同学们自然轻松地进入课堂。以默读勾画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牧羊人的人物形象。接着,蒋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插图,通过描述插图的内容,说说插图的名字,创造新的插图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由图向文的有效转化,并且蒋老师关注语文的运用,比如动词、修饰词的使用,肖像描写与动作描写,环境的变化等,加深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之后,蒋老师以提供句式这种支架式的教学方法请同学们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创作,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最后齐读首尾段,思考能否删去,布置开放性作业。整堂课重视文本,重视语言运用,注重朗读,注重生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有所感有所得,是一堂非常精彩的课。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彭素倩老师的语文课为九年级的《智取生辰纲》,彭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化身为小警官,对“生辰纲疑案”进行探究。整个课堂分为案情回溯、疑点分析、真凶揭秘、真相争议、案件反思等环节,分析了“案件”的主要过程,探讨了杨志和吴用失败与成功的原因,从中也探究了杨志和吴用两人的形象,然后结合背景体会小说的主旨,最后让各位小警官们从杨志和吴用两个角度来得出启发。在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既沉浸于学习之乐,也领略到了“智慧”之妙。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的高紫瑞老师在“适合的教育”为主题的音乐公开课上,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把孩子们带到极具魅力的音乐世界,让他们充分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爱上音乐。高紫瑞老师的一年级教唱课《小蚂蚁搬米粒》,给老师们展示了一位成熟型教师的风采。首先通过讲小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环节,环环相扣,特别是学完歌曲的拓展部分,双声部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再次巩固歌曲,不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点。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的徐艳老师带来了《Where’s the bird?》。课堂上老师以Picture tour的方式指导孩子进行故事的阅读,实现了从图片阅读到文本阅读的提升,整个教学呈螺旋式推进,学生的思维和语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整个课堂过程使用清晰的checklist来检查学生在每一步教学活动中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的陈秀菊主任执教四年级数学《简单的周期》。这节课的引入环节设计独具匠心,以“眼力大PK”游戏为开场,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这个游戏,陈老师成功地营造了课堂氛围,引发了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思考。这种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整堂课程的期待和参与度。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并理解了周期排列的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邓秋艳丽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教师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身边的数学素材。学生都能通过亲身经历来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和优越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施展自己的才智,享受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中学的张群老师所执的《草木可亲,抒写有情——让作文散发植物的清香》一课,以视频导入,请同学们完成植物观察表,吸引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以课内已学过的课文以及创作的语段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仔细观察,包括多角度观察,变换观察点,多感官观察,从而将植物写真切;聚焦写法,引导学生学会化静为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多手法将植物写立体。接着让同学们当堂练笔,并且出示量化评分表,以学生自评,师生共评的方式,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最后,通过请学生有感情的语段,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学会融情于景以将植物写鲜活。并且整堂课贯穿一篇创作语段,并多次对其进行修改,使得课堂非常流畅。张老师的这堂课有教有练,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是一节有效且精彩的作文课。
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黄延萍老师的语文课为九年级的《水浒传》人物导读,黄老师通过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棒打洪教头》、《武松醉打蒋门神》三个精彩的打斗片段,设计了细读三种“单打”,辨识一身“义气”的主题,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三处打斗的精彩程度,从中得出三种打斗的不同人物性格、不同人物境遇对“义”的不同有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正义”、“礼义”、“恩义”的不同之处,也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
在学科评议与交流的环节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州高新区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吕新平老师对蒋金涛老师和张群老师的语文课进行了评课。吕老师提到《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小说,而讲到小说就必然离不开人物、情节和环境,而蒋老师这堂课在都有讲到的同时,又是详略得当,有突出有重点的。吕老师充分肯定了蒋老师这堂课重视品味语言和语言的运用;重视教材元素的开发,尤其是插图,注重图文的结合和转化;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整堂课重视朗读,充分尊重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的特点,突出一个“实”字,是充实,是实在,是实用。对于张群老师的作文课,吕老师表示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作文课,有老师的讲,有学生的练。吕老师肯定了张老师以多种手段的融合,充分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注重多种多样的学,在读材料、范文中学,在写中写观察表、写片段中学,在评自己、同学中学;通过多材料的支撑使得课堂丰满,并且材料用的精,用的深,一个材料反复用。吕老师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关于量表制作的建议,量表可以更加的简约一些,表述的更加具体一些;二是关于写作知识的生活化,更加贴近生活的写作内容或许能够激发学生写出有特色的文本。
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州高新区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吕新平老师结合多项案例,进行了以《依标教学,打造合适的课堂》为主题的讲座,从专业化角度对新课标中提到的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在做中学、推进综合性学习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差异性教学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他强调在做中学要注重学科性、注重情境性、注重实践性;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学会整合,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项目式整合、大单元整合和跨学科整合;在个性化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要面向整体、进行个性化管理、有个性化评价、评价要作为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上的推动。
适合的土壤,才能栽培丰润的果实;适合的教育,才能激发每一个独特个体的潜能,然后加以养成和锤炼,继而开花结果、成长成才。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将用智慧去思索、去实践,不断拓宽学科视野,找到适合的前进方向,让不同学习程度、不同禀赋的孩子,确立自身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方向、发挥自己才能的极致。
一审一校:朱 雪
二审二校:蒋金涛
三审三校:沈 奕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